天气一冷,新能源车就容易出状况,很多人觉得是电池不行,其实问题出在车子设计上,温控系统反应慢,增程器效率也跟不上,热管理和动力系统之间没配合好,北方车主早上得等二十分钟才能让车热起来,南方湿冷地区空调吹的风都不暖和,高原上一亏电,加速性能直接掉三成,这已经不是体验差的问题,而是功能本身就没做到位。
智己LS9(图片|配置|询价)这辆车做得挺巧妙,它没有一味追求大电池容量,而是从车辆的基础结构开始改进,增程器用了保时捷同款的涡轮增压技术,只需要加92号汽油,加油站到处都能找到,实测百公里油耗8.1升,比不少燃油车还省油,关键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电池还能保持九成五的电量,这是因为增程器的余热回流给电池加热,不是用那种特别耗电的PTC加热器,这个办法既省电又实用。

这块宁德时代定制的电池,不只是简单堆料,它在海拔三千五百米的地方,零百加速衰减不到百分之五,但理想L9会掉十八个点,这背后用了高功率电芯和智能放电策略,让车在高原这种地方也能稳定输出,普通用户可能不懂这些技术细节,但开起来感受就是不一样,尤其是跑长途或上高原,心里更有底。
这车有六个座位,是个大车,开起来却一点不显笨重,它装了四轮转向系统,转弯半径比实际车长还要小,在北京国贸地下车库那种窄路,一把就能停好,不像埃尔法那样要倒好几把,空气悬架和智能阻尼也调得合适,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比宝马X5还稳当,后排还加了防晕车功能,十几项控制一起作用,屏幕上还有提示,中汽中心给了A+评级,这不是搞花样,是真能解决家里用车时的实际问题。
最让我觉得实用的就是它的脱困能力,打开极限模式后悬架会自己升高,电机输出很大扭矩,四驱系统还能单独给某个轮子加力,在东北雪地里要是陷了车,靠它自己就能开出来,快充也很给力,就算在零下的环境里也能跑到170千瓦,充十五分钟就能补上三百公里的电,像从沈阳开到长春这样的距离,充电时间差不多就是喝杯咖啡的工夫,不用排队也不用担心续航掉得快。

价格从32.28万起步,比理想L9和蔚来ES8便宜不少,性能反而更强,这些技术都是上汽自己研发出来的,不是买来的,热管理、扭矩分配、四轮转向算法都有发明专利,现在很多车企喜欢堆配置喊口号,但智己LS9把技术做得很扎实,用户开起来就能感受到区别。
增程车在北方重新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充电桩数量不够用,冬天还经常出故障,东北地区的充电桩数量只有南方的三分之一,每五个里面可能就有一个是坏的,增程车不是临时方案,它很实际,城里用电、郊区烧油、野外油电一起用,刚好适合中国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用户不需要被告诉必须用纯电动车,他们要的是可靠、省心、不用折腾。

以前我总认为增程技术是个妥协的办法,现在却觉得它更贴近实际需要,特别是在北方、高原和偏远地方,它解决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是凭空想象的需求,技术用不着多花哨,能让用户少些烦恼、多点踏实,就已经是好技术。
Copyright © 2025 优责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