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到的内容源自公安部组织完成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核心并非彻底封禁汽车高性能,而是通过设定默认安全阈值规范行业:
1. 政策核心与出台逻辑:条款明确乘用车每次上电或点火后,默认百公里加速需不小于5秒,且不禁止车企设置高性能模式,用户可手动切换激活。出台背景是2024年新能源汽车加速失控事故同比上升47%,电机能瞬间释放峰值动力,而多数驾驶员难以适应这种瞬时高扭矩,5秒加速是新老司机普遍适应的安全阈值,能大幅降低误操作风险。同时该条款还搭配了踏板误踩抑制等配套措施,形成安全防护组合拳。
2. 对多领域的具体影响:对消费者而言,5秒加速足以满足日常通勤,仅性能车用户需多一步模式切换操作;对车企来说,高性能车型需重构动力管理逻辑,这会倒逼行业从比拼加速参数的内卷,转向踏板误踩抑制、场景化动力控制等安全技术研发;对交通安全而言,参考欧盟类似法规效果,预计能让低速场景误操作事故下降35%,不过对高速飙车等恶意行为难以起到约束作用。
3. 行业争议与优化方向:支持方认为这能提升安全边际,且单车合规成本仅300 - 800元,成本效益均衡;反对方则觉得这影响性能车用户体验,且没法解决危险驾驶的本质问题。对此已有不少优化建议,比如对800马力以上车型实施分级驾驶资质认证,或通过高精地图识别封闭赛道等场景自动解锁全性能,也有呼声建议对3秒级超加速车辆设置赛车驾照等解锁门槛。

4. 当前进展与深层意义:目前该文件还处于社会意见收集阶段,后续公安部会结合反馈修订完善,再提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定。若落地成为强制执行标准,不仅是对汽车起步安全的针对性规范,更标志着汽车行业从追求极致性能的发展方向,向安全优先的理性回归,推动行业形成更健康的发展生态。
Copyright © 2025 优责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