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安全宣言”:小米汽车的救赎与突围
作者:优责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4 03:37:57 阅读量:0

“安全是前提、安全是基础、安全是一切”。11月13日,雷军通过微博再次重申了小米汽车的安全理念。这位小米的掌舵者可能比任何人都清楚,在接连发生安全事故后,这番表态承载着怎样的重量。

这已不是雷军首次为安全发声。今年5月,在那场造成三人死亡的SU7事故后,他在内部演讲中坦言:“这场交通事故把这一切都击碎了。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

雷军的“安全宣言”:小米汽车的救赎与突围-1

从3月事故后的内部反省,到11月的公开宣言,雷军的安全承诺贯穿始终。但这不只是一系列孤立的危机公关,而是小米汽车面对内忧外患的必然选择。

2025年对小米汽车而言,是同时收获鲜花与荆棘的一年。

雷军的“安全宣言”:小米汽车的救赎与突围-2

一方面,销售数据令人瞩目。SU7和YU7创下锁单纪录,小米品牌影响力指数空降行业亚军。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小米汽车工厂,每76秒就能生产一台新车。

另一方面,安全阴云笼罩。3月,安徽高速一辆SU7发生碰撞后爆燃致3人死亡;10月,成都再发类似事故。两起事件的共同点是:碰撞后车辆迅速起火,车门无法打开,救援困难。

雷军的“安全宣言”:小米汽车的救赎与突围-3

更为严峻的是,J.D. Power发布的2025年中国汽车品牌口碑指数显示,小米NPS净推荐值仅为44.6分,虽跻身行业前五,但未达到新能源豪华品牌平均分。

辉煌销量与安全质疑并存,构成了小米汽车独特的“冰火两重天”局面。

而在跨界造车的征途上,小米并非没有准备。仔细审视其优劣势,我们能更清晰理解当前安全危机的根源。

小米的优势不容忽视:广泛的群众基础,全球月活用户数达6.41亿;营销大师级玩家,被周鸿祎盛赞为“神一样的存在”;集团现金流充裕,2023年净利润193亿元;“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几乎所有的券商都认为,这是小米汽车最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然而,这些闪光点却掩盖不了小米在制造端的经验缺失。一直以来,小米都是选择制造外包的轻资产模式,缺少制造经验。制造汽车这种比手机复杂几百倍的工业产品,对小米来说是一种巨大挑战。

行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小米在手机行业的成功经验,导致其对汽车行业的复杂度预估不足,在“安全”与“成本”之间,一度重视成本而忽视安全。

这种先天性的“重营销、轻制造”基因,也是为安全危机埋下了伏笔。

雷军在5月的内部演讲中表示:“我们要在汽车安全的领域成为同档最安全的车。” 这一表态值得肯定。但在宣言背后,实际行动与安全承诺之间,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

一方面,小米确实在安全技术上有所突破。小米YU7的20合1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在北美压铸协会上获得了最高奖项。该结构是碰撞的主要传力路径之一,能增加车体吸能,减少碰撞对乘员舱结构的能量冲击。

另一方面,用户的实际体验却引发质疑。有车主测试发现,SU7 Ultra价值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其宣称的“双风道高效导流”功能与实际效果不符。

更让车主不满的是,小米通过OTA更新限制了车辆马力输出。超过300名车主组建维权群,要求无损退车。

公众的期待与产品现实之间的落差,成为小米汽车必须面对的课题。

对小米汽车而言,安全已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防线。

从市场表现看,安全问题已产生实质影响。2025年4月,小米汽车交付量环比下降3.4%,中断了持续上涨势头。在二手车市场,小米汽车更是遭遇“寒潮”,流通困难导致车商不敢收车。

有二手车商坦言:“上路超60万元的SU7 Ultra,行驶7个月,44万元还卖不掉。” 这种“新车热销、二手滞销”的现象在行业内较为少见,反映市场对小米汽车价值稳定性的担忧。

而雷军的安全宣言也并不是说说而已,小米汽车已就“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发布致歉声明,承认“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并为相关用户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和补偿。

同时,监管部门正在推动技术规范升级,《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拟强制规定所有车门必须配备机械释放功能。

此时,雷军重申安全理念,既是危机应对,也是战略必然。

小米汽车的舆论困境,本质上是互联网思维与汽车产业逻辑的冲突。在消费电子领域,迭代速度可以优先于完美无缺;但在汽车行业,安全与可靠永远是第一位的。

从行业规律看,创新扩散理论表明,新技术在接受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从质疑到接受的S型曲线,小米汽车正处在这一曲线的关键节点。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言:“对小米汽车而言,这场舆论风暴既是危机,也是成长的契机。”

雷军的安全宣言能否引领小米汽车走出舆论阴影,尚需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全将是小米汽车不能失守的底线。

汽车行业的历史上从不缺少新品牌,但唯有秉持敬畏之心、坚守安全底线、重视用户信任的企业,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坚持到最后。

对小米汽车而言,安全不是营销口号,而是必须融入血液的信仰。这条路漫长且艰难,但也是通往伟大品牌的必经之路。

正如雷军所说:“今天的小米远远不是最强大的,但我相信,在坚持、韧性、不服输、打不倒的方面,没有人比我们更有毅力,更有耐心。” 但我觉得,这种毅力与耐心,现在正需要在汽车安全领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