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朋友去看新能源车,刚进4S店,销售就急着说:“姐,现在订车能享全免购置税,再过俩月就得多交一万多!”朋友犹豫着问:“要是现在订,明年才提车,那不还是得交?”销售立马拿出宣传单:“我们有兜底政策,跨年交付补差额,您放心!”
不光这家4S店,最近我跑了好几家,发现理想、蔚来这些大品牌都在推“购置税兜底”,可身边还是有人犯迷糊:到底现在买能省多少钱?兜底政策靠不靠谱?2026年买车真的更贵吗?今天用大白话把2025-2026年的政策说透,再教大家3招避坑,看完你就知道啥时候买最划算。
一、先算明白:2025买vs2026买,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很多人觉得“购置税减半也没差多少”,其实一算账就知道,差别能有小半年工资。我按20万、30万、40万三个常见价位的新能源车,给大家算笔明白账,看完你就知道为啥销售催着现在订车。

先看2025年买车:全额免征购置税,每辆乘用车最多免3万。啥意思?就是不管你买多贵的新能源车,只要是9座及以下的乘用车,最多能免3万购置税。比如买辆20万的车,购置税原本是20万÷1.13×10%≈1.77万,现在全免,直接省1.77万;就算买辆40万的车,购置税原本约3.54万,也能免3万,只需要自己掏5400块。
再看2026年买车:减半征收购置税,每辆乘用车最多减1.5万。还是以20万的车为例,原本1.77万的购置税,现在减半就是8850块,比2025年多花8850块;30万的车,原本购置税约2.65万,减半后1.325万,比2025年多花1.325万;要是买40万的车,原本能免3万,2026年最多减1.5万,得多花1.5万。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2026年还有技术门槛。比如插电混动车型,以前纯电续航50公里就能享受优惠,2026年得达到100公里才行;纯电动车的百公里电耗也有了更严的标准,不达标的车型直接不能享受减半优惠。我表哥本来想等2026年买某款插混SUV,结果一看续航只有80公里,2026年不能享优惠,只能现在抓紧订车。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购置日期按发票日期算,不是提车日期。比如你12月31日开了发票,哪怕2026年3月才提车,也能享2025年的全免政策;但要是1月1日开发票,哪怕车是2025年造的,也得按减半算。上次我邻居就差点踩坑,12月25日订车,4S店说要等元旦后才能开发票,最后他天天催,才赶在12月30日开了票,省了1.2万。
总结一下:2025年买新能源车,又省钱又没技术门槛;2026年买,不仅多花钱,还得挑符合新标的车型,怎么选一目了然。
二、别踩坑!17家车企兜底政策,这3个套路要避开
现在17家车企都在推“购置税兜底”,看着都是“补贴差额”,其实藏着3个套路,很多人没注意就亏了钱。我结合身边人的经历,把这些坑扒出来,订车时一定要多问一句。
第一个套路是**“锁单截止日期藏猫腻”**,表面说“12月底前”,实际只剩十几天。比如有的车企宣传“12月底前锁单享兜底”,但仔细看条款才发现,得在11月30日前付定金,12月15日前签合同,不然不算数。我同事12月10日去订车,才发现过了锁单截止日期,想享兜底政策只能多付5000块“加急费”,最后只能放弃。
订车时一定要问清3个时间点:定金支付截止日、合同签订截止日、车辆排产截止日,最好让销售写在合同里,别只听口头承诺。
第二个套路是**“补贴范围缩水”**,只补部分车型,热门款除外。比如有的车企说“全系兜底”,但你想订的热门车型,销售却说“这款车产能紧张,不参与兜底”。我老家的堂哥就遇到过,想订某品牌的热门SUV,销售说“这款车得等明年3月交付,不补购置税差额”,要是想享兜底,只能换冷门车型,最后他只能换了其他品牌。
遇到这种情况,别听销售“画大饼”,直接查车企官网的兜底政策公告,看清楚哪些车型在补贴范围内,最好截图保存,避免后期扯皮。
第三个套路是**“补贴形式有陷阱”**,不是现金减免,而是“优惠券抵扣”。比如有的车企说“补贴1.5万”,但实际是给1.5万的“保养优惠券”“装潢抵扣券”,不能直接抵车款,还得在4S店消费。我朋友订车时没看清,以为是现金减免,结果提车时才知道是优惠券,最后只能用优惠券做了保养,相当于多花了1.5万。
订车时一定要问清补贴形式:是直接减车价、减尾款,还是给现金返还?优先选能直接减钱的,别要“优惠券”,很多优惠券有使用限制,不划算。
三、搞懂了:车企为啥自掏腰包兜底?不是好心,是有私心!
很多人觉得“车企真好,还帮补购置税”,其实车企没那么“大方”,背后藏着2个私心,既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又能抢订单,一举两得。
第一个私心是解决“交付周期长”的麻烦。现在很多热门新能源车,交付周期长达3-6个月,比如理想L9得等4个月,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得等3个月。要是消费者11月订车,得2026年2月才能提车,本来该享全免政策,结果得交一半购置税,肯定不愿意订车。车企兜底,就是消除消费者的顾虑:“你放心订,哪怕明年交车,多出来的购置税我来补”,这样就能留住订单。
我认识一位车企的销售经理,他说:“现在要是不兜底,热门车型的订单得少三成。消费者不傻,多花一万多谁愿意?兜底虽然让我们多花点钱,但能保住销量,值了。”
第二个私心是年末冲销量,抢市场份额。2025年10月,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51.6%,竞争越来越激烈,谁能在年底多卖一辆,就能多占一点市场份额。车企推出兜底政策,就是用“省钱”当诱饵,让消费者赶紧下单,不然等2026年,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多花钱而犹豫,甚至转买其他品牌。
而且车企兜底的成本,其实没想象中高。比如一辆车补贴1.5万,看起来多,但车企能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还能拿到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算下来实际成本可能只有几千块。就像超市年底促销,看似打折亏了钱,其实能清库存、冲业绩,最后还是赚的。
不过也得说句公道话,车企兜底虽然有私心,但确实帮消费者省了钱。要是没有兜底政策,很多想现在订车、明年提车的人,就得多花一万多,从这点来看,还是值得点赞的。
四、别慌!2026年买车,这4个办法能少花钱
很多人说“我现在没攒够钱,只能2026年买,咋才能少花钱?”其实2026年买车也有4个办法能省钱,虽然不能像2025年全免,但也能省不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
第一个办法是选符合新标的车型,别买“不达标”的车。2026年只有符合技术要求的车型才能享减半优惠,比如插混车型选纯电续航10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车选电耗达标的。要是买了不达标车型,不仅不能享优惠,还可能因为技术落后,后期保值率低。我表哥本来想图便宜买辆不达标插混车,后来听我的建议,加了点钱买了续航120公里的车型,虽然多花了5000块,但2026年能享减半优惠,算下来反而省了8000块。
买车前可以登录“工信部官网”,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看清楚哪些车型符合2026年的要求,别瞎买。
第二个办法是等车企2026年的促销活动,别年初买。车企每年都会有促销,比如“春节促销”“618活动”“国庆优惠”,2026年也不例外。虽然购置税不能全免,但车企可能会推出“现金优惠”“置换补贴”,比如直接减1万车价,或者置换补贴8000块,算下来能抵消一部分购置税的支出。我同事2024年买车,就等了“618活动”,现金优惠1.2万,比年初买省了不少。
第三个办法是买新能源非乘用车,比如货车、客车,无购置税上限。2026年新能源乘用车最多减1.5万,但货车、客车等非乘用车,减半优惠按实际税额算,没有金额限制。比如买一辆50万的新能源货车,购置税原本约4.42万,2026年减半就是2.21万,比乘用车能多省7100块。要是你是个体户,需要买新能源车拉货,选非乘用车更划算。
第四个办法是用“以旧换新”补贴,能省一笔钱。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有“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补贴金额在5000-1.5万之间。2026年这个政策大概率会延续,你要是有旧车,可以先把旧车卖掉,再买新能源车,既能拿到卖旧车的钱,又能享以旧换新补贴,相当于双重省钱。我邻居2025年用旧燃油车换了新能源车,拿到了1.2万补贴,省了不少。
五、2026年政策背后:不止是省钱,更是行业“大洗牌”
很多人只关注“购置税减半省多少钱”,却没注意到,2026年的政策其实是在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洗牌”,淘汰落后产能,留下真正有技术的车企,这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是长期利好。
首先是技术门槛提高,倒逼车企搞研发。以前有些车企靠“低续航、低成本”的车型抢占市场,比如插混车型只做50公里续航,靠政策优惠卖钱,技术含量很低。2026年要求插混续航100公里、纯电车电耗达标,这些车企要是不加大研发投入,就造不出符合要求的车型,只能被淘汰。而像比亚迪、特斯拉这些有研发实力的车企,能轻松达标,还能推出更先进的车型,消费者能买到更好的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负责人说:“这政策是让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以前比谁便宜,现在比谁技术好,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其次是行业更规范,减少“浑水摸鱼”的车企。以前有些车企为了享政策优惠,弄虚作假,比如虚标续航里程、伪造电耗数据。2026年政策不仅提高了技术要求,还加强了监管,比如工信部会抽查车型的实际续航和电耗,不达标的会从《减免税目录》中删除。这样一来,“浑水摸鱼”的车企无处遁形,消费者不会再买到“虚假宣传”的车。
我之前差点买了某品牌的纯电动车,宣传续航500公里,实际只能跑350公里,还好没下单。2026年有了更严的监管,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大家买车更放心。
最后是推动新能源车“保值率”提升。以前新能源车保值率低,很大原因是技术更新快,老车型很快被淘汰。2026年政策推动车企搞核心技术研发,车型的技术更稳定、更先进,保值率也会跟着提升。比如现在某品牌的插混车型,3年保值率只有50%,2026年符合新标的车型,3年保值率可能会达到60%以上,消费者卖车时能少亏点钱。
最后想跟大家聊聊天:其实不管是2025年买还是2026年买,关键看自己的需求。要是现在有买车计划,手里钱也够,赶紧订车享全免政策,还能蹭车企的兜底;要是现在没需求,2026年买也不用慌,选对车型、等促销,也能少花钱。
你最近有买新能源车的计划吗?是打算现在订车享兜底,还是等2026年再买?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咱们一起交流避坑经验。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具体的以官方通知为准!
Copyright © 2025 优责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