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州车展上,一辆新车、广汽昊铂A800完成了全球内饰首秀,而不久前,它交出了一个更加震动行业的消息——首获可在时速120公里下开展高速L3道路测试的牌照。
这一刻,广汽昊铂A800不仅为中国智能驾驶打开了一个新的速度区间,也让外界第一次看到L3真正迈向实用化的现实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对这一突破同样给出了快速的反馈。11月24日,广汽集团A股早盘一字涨停,港股大涨逾12%,成交量显著放大,市场情绪的突然活跃正是对昊铂率先拿下时速120公里高速L3路测牌照的直接回应。当技术突破足够真实、足够接近量产时,它往往会成为推动估值重估的催化剂。
而从产业角度来看,这是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史上第一次将L3推到真实高速路段、真实通勤速度之上,这种冲击不亚于一次技术级地震。过去所有对智能驾驶的讨论——从算法、感知,到硬件堆叠、芯片算力——都曾绕开一个关键事实:汽车要进入L3时代,最终要站在真实高速路段上,经得起120公里的风、雨、光影与风险。广汽昊铂A800成为第一个跨过这道线的品牌,意味着这场变革终于开始以现实速度推进。
有人问: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众多,为何广汽昊铂能率先拿到这张“含金量最高”的L3高速测试牌照?

答案并不神秘:是体系够强、底子够硬,技术够高,也是广汽与华为的合作方式不一样。
时速120公里高速L3:智驾从“演示”进入“现实”的分水岭
过去所有被称为“高阶智能驾驶”的系统,基本都在60—80公里的速度段徘徊。真正将测试速度推至120公里,意味着给系统提出了三个极高要求:感知必须够远、响应必须够快、判断必须够准。
例如,120公里时速下,每多提前0.1秒识别障碍,都可能意味着十几米的差距;冗余体系必须能在毫秒级响应并确保车辆姿态稳定;算法也必须在复杂天气、强光反射和多车道车流中保持可靠性。
作为华系双智旗舰轿车的广汽昊铂A800,能在此背景下拿到牌照,说明中国智能驾驶正在结束“技术秀”阶段,开始迈入真正的“高速实用化”阶段。它不仅是速度的突破,更是监管层、产业链和技术体系共同准备成熟的信号。
广汽昊铂成为第一个站上这条起跑线的品牌,其背后是广汽与华为共同构建的两套体系——星灵安全守护体系与乾崑智驾ADS 4——在真实高速路况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实战。而能够让两套体系在120公里的高速风中彼此咬合顺畅,这是需要极深技术底盘的。
为什么是昊铂?“深度融合”不是口号,而是体系与体系的互相托举
要理解广汽昊铂A800为何能率先突破120公里测试,必须追溯广汽和华为的合作方式。这一次的合作并不是外界想象中的“买技术”“集成供应”,而是以联合开发、联合定义与联合架构为核心的体系共建方式。
广汽提供的是整车厂最难得的“工程确定性”。星灵安全守护体系为整车提供八个关键系统的冗余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在假设中不断推演,从感知、计算、电源到制动、转向、通讯都设有独立备份路径。这种体系来自广汽多年来在量产车上积累的工程经验和质量体系,它不是“为了智能驾驶临时做出的补丁”,而是从一开始便作为广汽昊铂A800的“技术底盘”被写进架构。
华为提供的是“智能确定性”——更强的眼睛、更快的大脑、更精准的决策。乾崑智驾ADS 4依托WEWA架构构建的感知系统,通过4D毫米波雷达、高分辨率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和多目摄像融合,让车辆在高速环境下仍能清晰辨识远处风险,并通过CAS 4.0系统提前做出规避策略。
广汽和华为的合作,做到了 “1+1 =L3”的效应——不是简单的“加”,而是一种在研发阶段就开始的深度互补。广汽确保车辆在任何极端状况下依然维持结构性的稳定,而华为让车辆在高速场景中具备足够的洞察力和决策力。
因此,当广汽昊铂A800出现在高速上以120公里时速进行L3路测时,它不是把智能驾驶“交给华为”,而是广汽与华为共同把整个L3体系托举起来。这,正是它能成为“首获L3牌照的车”的更深层原因。
L3能不能跑是一回事,用户敢不敢用又是另一回事。自动驾驶真正的难点,从来不是“硬件够不够强”,而是“体验能否足够让车主放心交出方向盘”。广汽昊铂A800之所以能在行业内率先建立起这种罕见的“信任感”,就在于扎扎实实的体系积累——广汽在主被动安全、整车冗余、工程验证体系上有着长期口碑,星灵安全守护体系不是为了“贴L3标签”临时补课,而是用多年工程经验沉淀出了扎实的基础实力。更重要的是,昊铂在测试和量产环节都保持了极为克制的节奏,没有为了抢跑而牺牲安全边界。这种从工程到体验都自带“稳感”的产品姿态,或许才是未来用户能够把安全托付给昊铂的真正原因。
广汽昊铂A800的产品力:不仅有L3,更是广汽智能旗舰的工程范本
广汽昊铂并没有把自己塑造成“靠L3吃饭”的技术噱头品牌。相反,它把广汽昊铂A800打造成广汽体系最完整的旗舰轿车之一——智驾辅助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而不是全部。
从硬件基因说起,广汽昊铂A800在设计之初便以具备完整L3架构为目标,整车电子电气体系以高冗余、高算力、高可靠性为原则构建。其底盘在开发阶段便围绕高速稳定性进行了大量实测,包括空气动力学优化、在高风压下的车身姿态控制,以及对制动链路的极端冗余模拟。正是因为这些“看不见”的工程投入,广汽昊铂A800才能把高速L3能力作为量产目标。
智能体验部分,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的加入,让广汽昊铂A800成为“座舱智能时代”的前排选手。与上一代鸿蒙不同的是,全新的MoLA架构已不仅是语音助手的迭代,而是让车辆具备主动理解、主动服务、主动联动的能力。昊铂希望让车不仅帮你开,还懂你的节奏、偏好、甚至你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另外,鸿蒙系统,1秒开机,启动快;操作灵,怎么划都可以;应用并发不卡顿,指尖所向,界面随形流转。
广汽昊铂A800还展现出明显高于同级的豪华取向:前排配备机械按摩、电动头枕,尤其是SPA级10点按摩——提供5种模式,应力最大的腰部,从气袋升级至机械按摩头,力道及“手法”无限接近专用按摩椅;副驾零重力女王座,配备加热按摩颈托,解决零重力模式颈部缺乏支撑痛点,速度更快效果更均匀,实现理疗效果;而腿托同样也支持加热,从上到下温暖无死角。全车座椅采用Nappa真皮包覆,内部填充高密度海绵,既有支撑感,也有高级车应有的柔韧度。
这些体验,虽然不如时速120公里高速路测那么“显眼”,但它为这辆“华系双智旗舰轿车”的使用者提供了比传统豪华品牌更高智能维度的体验——这,在当下的新能源市场至关重要。
设计语言:从“概念车的惊艳”到“量产车的可信”
广汽昊铂A800最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辆技术力极强的旗舰车,还把广汽过去多年在概念设计上的前瞻探索,以极高比例落在量产车上。广汽集团首席设计官张帆表示:在广汽昊铂A800的设计中,有两个核心思考。一是造型,要把广汽过往概念车的前瞻美学,运用到量产上;二是体验,从用户的真实需求出发,让设计表达理解与关怀。
因此,广汽昊铂A800的外观继承了广汽1 Concept概念车的比例和姿态,整体设计上延续百年汽车工业设计的经典范式,以3.2倍黄金轮轴比,打造出修长车身,极致的前低后高姿态,532豪华尺寸带来天然的气场,1.31倍宽高比,让车身在力量与流线之间达成理想平衡。最具标识性的六米星环灯贯穿车身,以一种极少见的完整度完成了视觉语言的统一。
全球首创的三面式翻转大灯,则让车辆在开闭之间展现出接近“生命体”的动态表达。特别是当它与智能辅助驾驶小蓝灯联动时,车辆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外界“我看见了,我准备好了”。这不是视觉噱头,而是设计与智能驾驶之间的一次深层合鸣。同时,广汽昊铂A800还搭载了华为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以光影作画,带来独特交互体验。
内饰设计部分,概念车的自然美学被高度还原。前后双环抱座舱让驾驶与乘坐两种体验都有专属的空间逻辑,而2+1变形座椅更是把行政用车的体面与家庭使用的灵活融入一体。剧院式抬高的后排让视野更加开阔,也让豪华感不再局限于前排主驾。
这一整套设计语言,在广汽昊铂A800身上达到了“概念即量产”的罕见程度,让它在科技与审美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这,是一次关于技术、审美与工程能力的三重交汇,也是中国高阶智能驾驶迈入实用化前夜最有力量的一次案例。
结语
当智能驾驶从100公里迈向120公里时速,它所跨越的不是20公里的速度差,而是一个时代的门槛。
“华系双智旗舰轿车”广汽昊铂A800能够跑上120公里高速路测,并拿下全国首批高速L3测试牌照,不仅说明昊铂自身的能力,也说明广汽与华为这套深度融合体系已经开始进入“可验证”“可实测”“可量产”的阶段。它所代表的不止是一辆车的进步,更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正在真正加速的象征。
而昊铂,显然已经赢得了未来竞争的先机。
Copyright © 2025 优责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