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荷兰政府近日突然出手强行托管中资闻泰科技全资拥有的安世半导体,这事儿在全球供应链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事情有了新动向,荷兰政府的口风明显放软,放出话来说,只要中国政府允许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生产的芯片正常出口,就可以考虑把公司控制权还给控股股东闻泰科技。

但这条件里藏着不少门道,核心就在出口的支付方式上。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已经明确表态,愿意接受人民币付款供货,而且客户后续要是需要出口,中国政府这边也放宽了口径,允许按流程申请。
可荷兰政府的心思不难猜,他们大概率是想让货款用美元或欧元结算,还得把资金打到荷兰本土账户上。这种带着附加条件的“归还”,显然不是真心想解决问题。

要知道,当初荷兰政府的托管行为本就没什么站得住脚的法律依据,本质上就是一次政治操作,现在却反过来提条件,实在说不过去。按道理,他们该主动无条件把公司还给闻泰科技,但即便真这么做,闻泰科技现在也未必敢轻易接手。
关键问题在于,这一个多月的托管已经给安世半导体的上下游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相关的官司已经堆了一堆。最近,损失最大的一家企业终于浮出水面,就是日本的本田公司。

不过倒霉的不是日本本土,而是本田在加拿大的组装厂。这家工厂1983年就成立了,是本田最早在加拿大布局的生产基地,位于安大略省的阿里斯顿市,从多伦多正北开车过去大概一个小时车程,主要生产CRV和思域两款热门车型。本田已经明确表示,受芯片供应短缺影响,这家工厂今年要减产11万台汽车,损失相当惨重。
在加拿大,除了本田这家工厂,丰田也有一家组装厂设在另一个小镇,主要生产乘用车,还有一家生产卡车的工厂暂且不算在内。目前丰田还没公开表态,但从供应链的关联性来看,受到的影响肯定也不小。这些车企的巨额损失不可能一笔勾销,账自然都记在了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头上。
可这赔偿责任该由谁来担?明眼人都清楚,荷兰政府的强制托管是引发这一系列损失的根源,责任本就该由他们承担,但要让荷兰政府主动掏钱赔偿,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事儿搞不好就会变成一笔糊涂账。
所以闻泰科技即便要收回控制权,也得先把法律层面的问题谈清楚,必须让荷兰法院明确判定,这些损失是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导致,不该由安世半导体总部承担赔偿责任,否则接手后面对一堆索赔官司,只会陷入更大麻烦。
哈弗H9最低售价:17.49万起最高降价:2.5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95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6万车友热议二手车3.88万起 | 226辆这事儿里还有个特别值得琢磨的点,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总部后,受伤害最大的竟然是日本品牌在加拿大的组装厂,而不是周边的德国车企、海对岸的美国厂商,更不是日本本土工厂。这背后和北美汽车生产的相关规定有关,北美市场对汽车核心零件的来源有明确要求,不能来自中国。
而安世半导体的产能布局很清晰,70%的芯片封装测试产能在中国大陆,剩下的30%分布在马来西亚等海外工厂,按原本的规划,马来西亚工厂的产品主要供应北美市场,本田加拿大工厂这类企业都依赖这条供应链。
按理说,受影响大的应该是依赖中国工厂供货的车企,可为什么不依赖中国组装厂的本田加拿大工厂反而损失最惨重?这里面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荷兰政府接管总部后,本想掌控全局,却没想到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工厂根本不听其指令。这时候他们能实际控制的,只有马来西亚工厂那30%的产能,要靠这30%去满足全球70%的市场需求,必然要做取舍。
德国是荷兰的欧盟盟友,德国汽车工业对荷兰经济影响深远,不能得罪;美国作为荷兰的核心盟友,更是不敢怠慢。所以荷兰方面只能调整供货优先级,把原本要供应给加拿大本田工厂的芯片,紧急调度给了德国和美国的车企。
日本品牌在这场博弈中就成了被牺牲的对象,日本车企为了保障核心市场供应,只能进一步牺牲北美分部的产能,这才有了本田加拿大工厂减产11万台的结果。
其实安世半导体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闻泰科技的投入和运营。2019年闻泰科技斥资收购了当时濒临破产的安世半导体,之后投入大量资源盘活企业,中国市场给了稳定订单,中国供应链帮着降低了成本。
在闻泰的运营下,安世半导体的业绩一路向好,2024年10月更是还清了全部前期债务,实现零负债运行。为了稳定荷兰本地团队,闻泰科技仅派驻了一名中方CEO,其余高管全部留任且升职加薪,可没想到最终会遭遇这样的变故。
这场风波也给大家提了个醒,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我月薪3000,国家强大与否跟我有一毛钱关系吗?”平心而论,世界太平、供应链稳定的时候,这种感受可能不明显。但当全球格局变化,贸易摩擦加剧,供应链出现断裂,国家的强盛与否就和每个人的生计息息相关了。
安世半导体的案例已经说明,企业在海外能否受到公平对待,背后靠的是国家的实力和话语权。国家不够强大,企业在海外就容易遭遇不公平待遇,而企业的经营困境最终会传导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影响到无数普通人的就业和收入。
就像本田加拿大工厂的减产,背后会影响到工厂工人、周边配套产业,很多拿着普通薪资的从业者,可能会因此面临失业风险,到时候别说月薪3000,能不能保住稳定工作都成问题。如今,随着相关各方的沟通推进,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正在逐步恢复,但这场风波留下的思考远未结束。
它让我们明白,国家的强大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保障,关系到企业的安全运营,关系到产业链的稳定畅通,更关系到每个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
#国际##热点##我要上头条##上头条 聊热点#
Copyright © 2025 优责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