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出门,路边停车缴费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不少车主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标着“计时收费”,却被漫天要价;刚停几分钟,收费员就催着交钱。2025年国家进一步规范道路停车收费管理,明确划定收费“红线”,以下5类乱收费行为纯属违法,车主遇到可直接拒付并举报,不用花一分冤枉钱。今天用大白话把政策细节、识别技巧和举报流程说透,帮大家守住钱包。
首先要明确核心前提:马路两侧停车收费并非都不合法。根据2025年最新修订的《道路停车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城市道路规划的停车泊位,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可实行收费管理,收费标准需纳入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明码标价公示后执行。合法收费的目的是调节停车供需、缓解交通拥堵,而乱收费则是脱离政策框架的违规行为,国家明确禁止并严厉打击。
第一类违法收费:未公示收费标准或标准模糊。这是最常见的乱收费套路,比如路边停车泊位没有设置收费公示牌,或公示牌上只写“停车收费”,却不标明计费单位(每小时多少元)、免费时长、封顶价格等关键信息;还有的收费员口头报价远高于公示标准,声称“旺季涨价”“夜间加价”。2025年新规明确,道路停车收费必须实行“三公开”: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收费时段、公开监督电话,未公示或公示不全的,车主可直接拒付,若收费员强制索要,可立即举报。
比如深圳车主李先生,在某路段停车2小时,收费员要求支付50元,而周边公示牌显示每小时10元,封顶30元。李先生指出违规后,收费员仍不妥协,他直接拨打举报电话,最终不仅免交费用,相关收费单位还被责令整改。

第二类违法收费:超范围收费或重复收费。这类乱收费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收费时段超出审批范围,比如审批的收费时段是8:00-22:00,收费员却对22:00后停车的车主收费,或提前到7:00就开始计费;二是重复收费,车主通过线上平台缴纳费用后,现场收费员又以“系统未同步”为由再次索要费用,或在免费时长内(多数城市设置15-30分钟免费停车时间)强制收费。
2025年新规强调,免费时长是法定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取消或缩短;线上线下收费渠道必须互联互通,缴纳一次费用后不得重复索要。车主遇到这类情况,可保留缴费记录和停车凭证,向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第三类违法收费:无资质收费或私设泊位收费。有些个人或商家为了牟利,在未取得审批的道路区域私设停车泊位,或没有收费资质却擅自收取停车费;还有的收费员没有佩戴工作证件、无法提供正规发票,仅以“占地费”“看管费”为由收费。根据新规,道路停车收费主体必须是经政府授权的单位,收费人员需持证上岗,私设泊位、无资质收费均属违法,车主可直接拒绝,并向城管部门举报拆除私设泊位。
北京某小区门口,曾有商户在公共道路上私划10个停车泊位,每个泊位收费20元/小时,远超当地10元/小时的指导价。多位车主举报后,城管部门拆除了私设泊位,商户被处以5000元罚款,已缴纳的不合理费用也通过监管部门退还车主。
第四类违法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变相涨价。部分收费单位未按政府定价执行,擅自提高计时费率,或通过“捆绑收费”变相涨价,比如要求车主购买“停车套餐”才能停车,或强制收取“服务费”“管理费”等额外费用。2025年新规明确,道路停车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收费标准调整需提前30天公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涨价,额外收取公示外的费用均属违法。
比如杭州某路段,政府核定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8元,封顶40元/天,但收费单位私下将标准提高到15元/小时,还强制收取5元“车辆看管费”。车主举报后,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其退还多收费用,并处以3万元罚款。
第五类违法收费:停车未产生却强制收费。这类情况多发生在车主临时停靠、上下客的场景,比如在路边停靠不到5分钟,既未占用收费泊位,或仍在免费时长内,收费员却强行索要费用;还有的收费员将公共通道、消防通道划为“隐形泊位”,对临时停靠的车主收费。新规明确,只有车辆实际占用经审批的停车泊位,且超出免费时长,才需缴纳费用,未占用泊位或在免费时段内的,不得强制收费。
除了认清这5类违法收费,车主还需掌握3个实用技巧,避免踩坑:
一是停车前先查公示。停车前务必查看泊位旁的收费公示牌,确认计费标准、免费时长、收费时段、监督电话等信息是否齐全,没有公示或信息不全的,尽量选择其他正规泊位停车。
二是保留好相关凭证。缴费时优先选择线上支付,保留支付记录;若现场缴费,务必索要正规发票,发票上需注明收费单位、停车时段、收费金额等信息,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依据。
三是牢记举报渠道。遇到乱收费可通过3种方式举报:拨打12315市场监管热线(投诉价格违法)、12345政务服务热线(综合投诉),或通过当地城管、交通运输部门的官方APP、微信公众号举报,举报时需提供停车地点、时间、收费员信息、凭证照片等细节,监管部门会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
2025年新规的实施,不仅划定了收费“红线”,还明确了违法收费的处罚标准:对收费单位处以2000元-5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收费资质;对个人收费员,由相关部门责令退还违法所得,并处以500-2000元罚款。这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规范道路停车收费秩序,保护车主合法权益。
需要提醒的是,车主在维权时要保持理性,避免与收费员发生冲突,通过合法渠道解决问题。同时,正规的道路停车收费是城市交通管理的必要手段,合理缴费也是车主的义务,咱们要抵制的是乱收费,而非合法合规的收费行为。
那么,你在路边停车时是否遇到过乱收费情况?是如何处理的?你所在城市的路边停车收费标准是否合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一起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推动停车收费更加规范透明。
Copyright © 2025 优责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