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国标规定默认加速不小于5秒
作者:优责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3 00:47:13 阅读量:0

朋友问起如何看待公安部汽车安全新国标征求意见提及限速,要求乘用车每次启动后默认零百加速不小于5 秒?小星个人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新国标GB7258不仅乘用车每次启动后默认零百加速不小于5秒和静止或蠕行状态下非预期加速的防止措施,还加入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特别是商用车AEB系统的默认开启和碰撞后内外门把手必须能够打开的规定。这些新增的细节背后都有着惨痛的事故教训。

默认模式加速限制,防止"油门当刹车"的惨剧重演

为何新国标规定默认加速不小于5秒-1

新国标10.5.4条款规定:"乘用车每次上电/点火后(发动机自动启停除外),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的默认工作状态。"这一要求的核心并非限制车辆性能,而是防止非预期加速事故。

近年来,"油门当刹车"导致的悲剧屡见不鲜。2023年某地一辆电动车在停车场突然冲出,造成多人伤亡。2024年多起新能源车"失控"事件调查后发现,很多都是驾驶员误操作所致。这类事故有一个共同特征车辆在强劲动力模式下,轻微触碰加速踏板就能产生强大推力,驾驶员在紧张状态下极易发生误操作。

为何新国标规定默认加速不小于5秒-2

新国标的重点在于不禁止性能,只规范默认状态。车辆启动时处于"温和模式",给驾驶员充分的反应时间。如果驾驶员需要激烈驾驶,可以主动切换至运动模式——这个"主动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安全提醒。标准还要求整车控制系统在制动和加速信号同时出现时,应优先响应制动信号(7.1.8条款),从机制上保障紧急情况下"刹车优先于油门"。配合10.5.5条款要求的"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新能源载客汽车在静止、蠕行时能检测异常加速并抑制动力输出,这构成了完整的防误操作安全网。

为何新国标规定默认加速不小于5秒-3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默认开启的"电子守护神"

新国标4.7.2条款大幅扩展了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装备范围.乘用车、旅居车、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和货车除低速汽车和垃圾车均应装备符合国标的AEB系统。AEB的工作原理基于传感器融合技术。现代AEB系统通过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协同,持续监测前方环境。雷达负责长距离探测和速度测量,摄像头识别目标类型和车道线,激光雷达提供高精度距离信息。当系统检测到碰撞风险时,会先警告驾驶员;若驾驶员未及时反应,系统将自动施加制动。

这项技术的强制配置背后是无数鲜血换来的教训。儿童骑车倒地遭碾压、高速追尾致死等事故中,若车辆装备并开启AEB,很多悲剧本可避免。新国标还要求车长大于11米的客车装备车道保持辅助系统(4.7.1),大型车辆装备盲区监测或全景影像系统(4.7.4),公路客车等装备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4.7.5),这些主动安全技术的全面应用,将显著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碰撞后车门应急解锁新能源车的"生命通道"

新国标11.5.3和11.5.4条款针对新能源车火灾高发问题,做出了关键规定:装备电子车门锁的车辆,当不可逆约束装置(安全气囊)展开或动力电池发生热事件时,非碰撞侧车门应自动解锁。同时,每个车门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内外把手,在断电情况下也能开门。

这一规定直指新能源车安全痛点。多起新能源车起火事故中,乘员因车门锁死或电子门把手失效而无法逃生的案例触目惊心。动力电池热失控往往在数分钟内发展为猛烈燃烧,留给逃生的时间极为有限。新国标要求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具备电池状态监测和热事件预警功能(12.13.12),在发现热事件时通过声光信号提示车内人员, 非碰撞侧车门应自动解锁留出至少5分钟的逃生窗口期。

这三项规定看似独立,实则构成了完整的主被动安全体系。事前预防默认温和加速模式+踏板误踩抑制功能,从源头减少误操作;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需通过培训认证才能激活辅助驾驶),防止疲劳驾驶。事中干预AEB默认开启+电子稳定控制系统(4.7.3)强制配备,在危险发生时主动介入;制动优先原则(7.1.8)确保紧急情况下制动有效。事后救援碰撞自动解锁+机械应急把手+应急救援单,为乘员逃生和消防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乘用车默认加速不小于5秒"绝非对性能的束缚,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它与AEB强制开启、应急门把手机械化等条款共同构成的安全网,是监管部门基于大量事故数据分析后的理性选择。

相关文章